文 | 田目
编 | Liz
多少人扛着摄像机跋山涉水,就为了记录下远方没有人见过的风景,或只是记录自己行走过千山万水的壮举,纪录片可以是让人不断走近目标的艺术,也是带领人越走越远的艺术。电影天生就容易走向一些异域风情和极端情境——极地大自然,长期占据着这样的“理想目的地”榜单之首,人类内心固有的猎奇心与征服欲,或是面对地球母亲那种(甚至有点自以为是的)自豪感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在众多极地自然风光纪录片中得到满足。
《北方的纳努克》开了先河,而科技的升级换代,让BBC的纪录片队伍们一次又一次带着新设备前往极地拍摄,先后诞生了《蓝色星球》系列记录剧集。放眼国内,从《冈仁波齐》到最新的《藏北秘地》,藏地题材、无人区题材等“世界第三极“之热不也正说明了这点。
这次,阿里斯顿也同样赴极地拍摄了纪录片《舒适极限挑战之格陵兰岛使命》。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意大利品牌在顺应时代潮流,向着年轻一代靠拢的脚步中,终于迈出了拍摄品牌纪录片的第一步。有观众初闻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可能还要以为是喜剧片,心里想的是为什么要来看三个男人去北极装暖气。
当然这背后也没那么简单——位于格陵兰西海岸的迪斯科岛是哥本哈根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科研地,科学家们在那收集和检验突破性发现样本,研究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及其演变。但在极寒的冬日和恶劣的环境下,在没有适当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科学家们想在那停留数日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得不中断研究。但往往冬季的几个月是科学家们为下阶段科研工作研究收集新数据的最重要时期。格陵兰岛上亟需一间舒适的住所,让科学家们能抵御严寒和恶劣的天气, 并顺利地完成数据的收集和研发工作。
阿里斯顿接受了这样一个“舒适极限挑战”任务,在遥远极寒的格陵兰迪斯科岛,为科学家们建造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他们在全球技术专家团队中挑选出了经验最为丰富的意大利人William,有丰富极寒条件作业经验的俄罗斯年轻人Oleg,还有善于带队的中国北京人黄元硕Andy。三位专家在极圈内用一个月的时间,将这样一个充满了黑科技又对周围环境无任何破坏的“舒适空间”建在了茫茫一片白的雪原中间。
这部纪录片纪录了三位阿里斯顿全球技术专家从准备出发到投身极地再成功凯旋的全过程,这里面有细致的专业技术展示,有对科考专家研究精神和艰苦条件的展现,有格陵兰岛上壮美的极地风光,上岛破冰船遇挫货物丢失等惊险,冰风暴滚滚来袭的惊人,也有对当地风俗文化的展现,如房屋盖至最高点时举行的庆祝仪式等,更有几位专家与当地人结下的深厚情谊与生活情趣。虽然挑战之旅历时一个多月,影片却以紧凑的节奏使得风物与人情都得到极好的体现。
其实《阿里斯顿舒适极限挑战之格陵兰岛使命》更像是一部系列的纪录短片,清晰地以时间为主轴,为我们还原了这些专家在极地的生活,大概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本身已经足够震慑人了吧。在这样短小精悍的体量中,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仍然借鉴了很多冒险类型片的元素,不乏紧张的配乐,大气磅礴的航拍对极端自然环境的展示,错误失败的事件,精彩的营救,甚至时不时出现的一些危机等等,虽然是真实记录,却也有匠心构作之处,充满了许多BBC式的大片感。
印象深刻的是Andy在夜里等待两位伙伴去接应补给的货物归来,当北极进入完全的黑暗,大雪覆盖了所有人畜的痕迹,担心他们迷路的Andy只能在茫茫雪原里手拿信号弹指引,鲜红的信号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格外亮眼,而看见了信号向他狂奔而来的雪橇犬却为这一场景徒增了惊险的气氛。
其实时尚行业中许多奢侈品牌深谙电影营销之处,早就将商业与电影结合得滚瓜烂熟,从《蒂凡尼的早餐》中一袭黑裙一战成名开始,许多电影中无缝植入品牌便是家常便饭了。渐渐也有品牌建立艺术基金,资助艺术家同时,也将他们找来为自己拍摄广告,或说“微电影”,依然走的是大开大合的风格之路,可以抽象可以脑洞大开,但常常也能从中看到这些知名艺术家自己的表达,而又和品牌紧紧贴合。
而在这之外,纪录片开始越来越成为备受青睐的方式,正如一部电影的making of纪录片起到的作用,揭示幕后又拉近距离,许多企业现在秉持着“做企业就是做文化”的理念,用纪录片讲述商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怀,淡化商业需求,面上是对一段历史、一种工艺的记述,对一次社会事件的描绘,背后却在对观众的潜移默化和共情中将自己的品牌深深烙在了观众的记忆之中。
电影本就是最有利的宣传工具,纪录片被安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一类型具有无比强大的延展性,能够成为艺术电影节上最先锋的探索者,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走入纪录片的领域,探索模糊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同时,纪录片也能够以最平实姿态向普罗大众传递信息,展现出完全实用的一面。
当前消费社会的最有力的文化形态本就是视觉文化,而由视觉文化传播衍生出来的商业价值更是难以估算。电影早在诞生之初就常常以纪录片这样一幅朴素简单的模样示人,《工厂大门》中工人姿态的生动到《火车进站》迎面而来的惊心动魄,无疑不体现着纪录片这一媒介蕴含的真实的力量对观众施加的强大力量。时过境迁,进入如今的商业社会,在观众厌弃了铺天盖地念经重复的广告过后,纪录片生猛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商业的靠拢。
纪录片真实的姿态,就好像一幅最诚恳的脸为你讲述,摆脱了传统广告营销的浮夸与空虚,无声地渗透着出品方的商业理念、品牌形象,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给全国各地各大商家带来的热度中,商业纪录片开始在大众视野里越来越屡见不鲜。本来更为小众冷门只为少数人偏爱的纪录片竟然能够在大众面前有了媲美欧美大片的关注度,在《舌尖》、《我在故宫修文物》和《二十二》等纪录片这样的热度面前,没有发行和平台能够再对纪录片这一电影中的“小小门类”嗤之以鼻,嫌弃它的“冷门、乏味、过于严肃”,甚至现在连电影从业者们的夸赞词也开始转向“纪录片式的演员”,可见纪录片真的正在成为当红炸子鸡。
这大概也是阿里斯顿选择这一形式的原因。本身为科研工作者的极地工作基地捐赠一所这样的舒适栖身之处就是极其有社会意义的一件事,不止是一场活动,而是一场无畏的冒险,一个有意义的使命。格陵兰岛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科研基地。气候变化研究,本世纪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事关我们所有人的未来。通过这样一部纪录片,不是咄咄逼人的说叫姿态,不是狂轰滥炸的单向输出,却用最真实的人的行动将这样的意义广泛传播了出去,而它分集的短小形式更是能够让它在这个全球短视频的时代在自媒体的海洋里快速游向所有关心着这一问题的人。
9月4日,这部纪录片在上海举行了首映,同时也将在欧洲Discovery频道播放。后续阿里斯顿舒适极限挑战广告宣传片会在国内各主流媒体持续曝光,观众将有机会在主流视频平台、TOP新闻类客户端、社交网络,甚至各地的核心商圈户外广告等观赏到这部影片。全新的阿里斯顿品牌形象将进入大家的视野,大家也会深刻地感受到阿里斯顿挑战一切不可能的初心和决心——用科技的力量让世界更舒适更美好。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查看关键词
上一篇:2020年企业拍摄宣传片的意义